2025-07-28
2025年3月28日,由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林联)编制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自然教育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一成果标志着中林联在服务国家公园建设、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领域再上新台阶,也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提供了科学支撑。
本次评审会由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副局长黄智敏主持,由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省政府相关部门列席会议。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认为《方案》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现有的自然教育资源及设施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评价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相关工作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设任务,符合相关管理要求,指导思想明确,依据充分,内容系统全面,提出的目标与路径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唯一兼具“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殊荣的国家公园,生态价值与文化意义举世瞩目。
《方案》立足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资源禀赋,着重分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优势资源、建设基础、发展需求等内容,从场所与解说体系、课程活动与宣教材料、人才培养、监测保护、品牌推广与文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设任务,并提出了4大创新性规划内容:
场所设施建设强度
根据空间布局要求,《方案》将自然教育场所分为了基地、场馆、步道和宣教点四级进行了系统化的布局,四级场所体系也对建设强度和可建设的设施进行了分级要求,从国家公园的外围到国家公园内部,建设强度逐渐降低,可建设的设施要求也更加严格。
自然教育内容转化
《方案》将武夷山国家公园五大优势资源划分为5大主题-15个分主题,从知识学习、能力提升、行为引导3个层面将武夷山的优势资源转化为自然教育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多种自然教育项目,服务不同目标人群。
人才培养与交流
《方案》提出了解说队伍建设与志愿者队伍培养两项任务,通过培养全职解说人员、兼职解说人员,邀请有关学者作为专项解说人员,以及各领域专家作为智库成员组成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解说队伍;制定志愿者吸纳与培养的相关要求。
品牌建立与传播
以武夷山核心资源与活动品牌相融合,形成“山水茶韵 探秘武夷”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的自然教育品牌,通过建立专题平台、开发相关知识产权IP、品牌宣传、文创开发、国际交流等措施,真正把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打出名气,形成武夷山自然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次《方案》的编制,是中林联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国家公园建设战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国家公园周边区域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实践,为全国自然教育专项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力推动全国自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林联将以此次《方案》通过评审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优势与技术专长,继续以专业、诚信、创新的态度,为国家公园建设与生态保护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福泽后世的“金山银山”。
2020年1月7日,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市场转型项目主任金钟浩莅临中林联,与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高申奇及中林联智库秘书处成员座谈。
2020年1月11-13日,国家林草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林科院资源信息所研究员、中林联林业智库专家陆元昌(中国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家组一行到普洱市,专题开展普洱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试点区域技术培训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林业建设成绩巨大、教训深刻,当务之急是: 1、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纠正一些违背林业自然规律的错误认识和做法; 3、持之以恒地加强森林经营、不断提高森林质量; 4、满足国家、社会各方面对林业不断增长的生态、物质、文化需求。
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森林康养分会会长、原国家林业局农村林业改革发展司司长张蕾女士,于2019年7月9日莅临中林联总部,与公司广大员工进行座谈。
2019年12月12日,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国分院工作总结大会在北京胜利举行。本次大会主要是对2019年全年工作的总结,并对2020年新工作的部署与展望。
为了全面提升北京市国营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水平,针对不同的森林经营类型、通过采取相应的经营措施和方法,以达到森林高质量精准提升的目的,4月20日,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就双方开展这一领域的全面合作和拟具体开展的合作项目进行了专题研讨和汇报交流。
作为普洱市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试点工程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主要起草和实施指导单位,中林联组建了以中林联智库专家、国家林草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陆元昌研究员为首的专家技术团队,从该项目立项、申报到方案设计、人员培训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度参与和指导。
为加强草原征占用的监督管理,规范草原征占用的审核审批,保护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国家林草局研究制定了《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管理规范》。
近日,受中国地图出版集团邀请,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霍振彬、院长高申奇等一行到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参观并洽谈合作业务。中图地理信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江雄作为代表介绍了中图的主要业务范围及在自然保护地方面开展项目的情况。
为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方案》。
近日,贵州省林业局相关领导与中林联、中林评估和中林联智库代表举行了座谈,双方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资源资产化、促进贵州林业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双方一致同意就以上内容继续加强沟通,深化合作。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途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基本理念的创新,还需要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的创新,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方法,构建全新的生态治理体系。
创新绿色发展新模式 迈入健康生活新时代--祝贺第五届中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自然教育,是我国政府着力推进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在森林生态环境下展开的森林体验教育,则更具时代挑战性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竞争性招标,承接了“中德财政合作贵州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森林教育指南》的修订工作。近日,在贵州省林业局的安排下,中林联组织开展了该项目的专家研讨调研工作。
践行绿色使命,引领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