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动态

位置: 首页 >> 热点动态 >> 中林联编制《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自然教育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中林联编制《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自然教育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7-28

2025年3月28日,由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林联)编制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自然教育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一成果标志着中林联在服务国家公园建设、推动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领域再上新台阶,也为武夷山国家公园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提供了科学支撑。

本次评审会由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副局长黄智敏主持,由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省政府相关部门列席会议。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汇报,认为《方案》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现有的自然教育资源及设施条件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评价了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相关工作的潜力,提出了相关建设任务,符合相关管理要求,指导思想明确,依据充分,内容系统全面,提出的目标与路径兼具创新性与可操作性,一致同意通过评审。

图片

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唯一兼具“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殊荣的国家公园,生态价值与文化意义举世瞩目。




《方案》立足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资源禀赋,着重分析了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优势资源、建设基础、发展需求等内容,从场所与解说体系、课程活动与宣教材料、人才培养、监测保护、品牌推广与文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设任务,并提出了4大创新性规划内容:

图片



场所设施建设强度


根据空间布局要求,《方案》将自然教育场所分为了基地、场馆、步道和宣教点四级进行了系统化的布局,四级场所体系也对建设强度和可建设的设施进行了分级要求,从国家公园的外围到国家公园内部,建设强度逐渐降低,可建设的设施要求也更加严格。


图片



自然教育内容转化


《方案》将武夷山国家公园五大优势资源划分为5大主题-15个分主题,从知识学习、能力提升、行为引导3个层面将武夷山的优势资源转化为自然教育的课程内容,并通过多种自然教育项目,服务不同目标人群。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才培养与交流


《方案》提出了解说队伍建设与志愿者队伍培养两项任务,通过培养全职解说人员、兼职解说人员,邀请有关学者作为专项解说人员,以及各领域专家作为智库成员组成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解说队伍;制定志愿者吸纳与培养的相关要求。


图片



品牌建立与传播


以武夷山核心资源与活动品牌相融合,形成“山水茶韵 探秘武夷”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的自然教育品牌,通过建立专题平台、开发相关知识产权IP、品牌宣传、文创开发、国际交流等措施,真正把武夷山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打出名气,形成武夷山自然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次《方案》的编制,是中林联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国家公园建设战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国家公园周边区域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实践,为全国自然教育专项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力推动全国自然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林联将以此次《方案》通过评审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优势与技术专长,继续以专业、诚信、创新的态度,为国家公园建设与生态保护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福泽后世的“金山银山”。

推荐文章